舜宇光学转型“汽车 + AI”:机遇与隐忧并存
日期:2025-09-01 16:30:46 / 人气:11

全球光学巨头舜宇光学正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呈现出传统手机镜头业务下滑与汽车业务崛起的“冰火两重天”态势,同时积极开拓AI眼镜等新兴业务,转型之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手机镜头业务:行业调整下的收缩
业绩下滑与行业背景
2025年上半年,舜宇光学手机镜头出货量出现下跌,6月出货量为9505.6万件,环比减少3.1%,同比减少12.7%。公司解释是专注于中高端案子,产品结构改善所致。实际上,这是行业性退潮的表现。市场调查机构IDC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预期从2.3%下调至0.6%,原因包括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更新周期延长以及二手设备蚕食市场。手机光学市场规则改变,要么追量,要么追质,没有中间路线。一线大厂欧菲光也向上突围,行业分裂成头部玩家做高端要利润、二三线厂商接低端冲规模的阵营。2021 - 2023年,手机光学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潭,技术门槛下降加剧了竞争,低端模组技术成熟,迫使舜宇光学这样的头部企业退出红海市场。
战略调整
舜宇光学选择退出利润微薄、竞争惨烈的市场,将资源倾注于高端镜头,试图守住利润水平。这是在行业调整下的主动战略选择,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汽车业务:崛起的新引擎
业务增长与市场机遇
2025年上半年,舜宇光学汽车业务收入达到34亿元,同比增长18.2%,全球首发了高性价比的800万像素前视玻塑混合车载镜头,相比传统200万像素镜头,能识别更远的障碍物、更精确的车道线和路边限速标志。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是汽车业务爆发的重要原因,比亚迪推行“智驾平权”战略,华为、小鹏等企业的智驾方案也快速下沉,思瀚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乘用车单车平均摄像头搭载量将从2020年的1.6颗增至2025年的6颗,为舜宇光学等镜头供应商带来增量。
产业链延伸与野心
舜宇光学在车载领域不止于镜头,2025年上半年车规级模组收入增长约35%,正在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供更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单卖镜头利润相对较低,而做成模组利润更丰厚,且包含了图像处理、校准、算法集成等一系列增值服务,门槛更高。舜宇光学管理层表示,未来3至5年可成为全球三大车用镜头模块的供应商,且海外收入占比可由目前的约10%提升至未来3年的35%。
转型“PlanB”:AI眼镜合作
合作背景与交易情况
2025年被视为AI眼镜的爆发元年,全球多个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舜宇光学与歌尔股份合作,拟由歌尔股份子公司歌尔光学取得舜宇上海奥来100%股权,舜宇光学子公司宁波奥来以其持有的舜宇上海奥来的全部股权作价出资认购歌尔光学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舜宇上海奥来将成为歌尔光学的全资子公司,原股东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的股权,歌尔股份仍将是第一大股东。
资源互补与优势
舜宇光学拥有技术资源,舜宇上海奥来代表了国内晶圆级微纳光学领域的顶尖水平,在超表面器件、衍射光学器件等领域沉淀深厚;歌尔股份拥有市场资源,是Meta智能眼镜的核心代工厂之一,并参与小米首款AI眼镜的生产。双方合作避免了设备领域的重复建设,缩短了产能爬坡周期,舜宇光学能借助歌尔光学迅速打入头部客户的AI眼镜供应链。
新业务的不确定性
汽车业务竞争压力
2025年上半年,舜宇光学虽守住了车载镜头市占率全球榜首宝座,但1 - 7月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略低于预期。大立光、玉晶光电等老对手在车载镜头领域加速技术迭代,欧菲光、联创电子等企业也加大车载布局,车厂也会根据销量和经济环境调整策略,舜宇光学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
AI/AR与机器人视觉业务挑战
AI/AR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距离盈利仍有距离,相关产品在轻量化与清晰度、微电池续航与体积、芯片性能与功耗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量产能力是企业成功商业化的关键考验。机器人视觉业务尚属“未来布局”,短期内收入有限。摩根大通对舜宇光学未来智能手机业务增长潜力持保守看法,给予中性评级。
转型成本与回报
2025年,舜宇光学资本支出预算达到20亿至30亿元,还计划在越南建设工业中心,新增产能需要资金打底、订单填充和时间磨合。高投入必须换来高回报,否则会成为财务负担。
舜宇光学在转型“汽车 + AI”的道路上,汽车业务成为新引擎,AI眼镜合作带来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汽车业务竞争加剧、新业务技术瓶颈和不确定性、高投入回报压力等诸多挑战。未来,舜宇光学需要在转型中平衡好各方面的发展,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奇亿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舜宇光学转型“汽车 + AI”:机...09-01
- AI时代职业变革:产品思维与人性...09-01
- 基金圈也上演 “喜芯厌酒”:算力...09-01
- 警惕!缅北诈骗盯上高考暑假工:...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