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折叠的老年抑郁:不容忽视的心灵困境
日期:2025-07-29 21:24:26 / 人气:5
在社会的喧嚣与发展中,有一个群体的痛苦常常被淹没在日常琐碎里,那就是老年抑郁患者。他们的悲伤或许没有激烈的表达,却如同一颗颗被遗忘在角落的石子,在无人问津的岁月里,默默承受着心灵的重压。
一、触目惊心的现状:被掩盖的抑郁阴影
世界卫生组织 2023 年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病率约为 5%,而 65 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保守估计在 10%~15%。《中国老龄发展报告 2024——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更是揭示,我国 26.4% 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 6.2% 的老年人有中重度抑郁症状。这意味着,每四位老人中就可能有一位正受抑郁困扰,每十六位老人中就有一位深陷中重度抑郁的泥潭。
然而,这样严峻的状况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北京安定医院,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专业老年精神卫生诊疗的机构,目光所及,病人群体仍以青少年及中年群体为主,如同在网络环境中一样,老年抑郁群体仿佛被无形地 “折叠” 起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困境重重:老年抑郁的确诊与治疗之路
老年抑郁的确诊往往充满波折。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类疾病,常常以躯体化症状表现出来,如胃疼、背疼、腿疼等,这使得老人们在确诊前往往辗转于各个诊室,做遍各种检查却查不出问题,延误了治疗时机。来自山东菏泽的刘亮从出现躯体化症状到确诊,用了整整三年时间,这样的例子并非个例。
而在治疗过程中,困难更是接踵而至。国内抑郁症的就诊率仅 9.5%,接受药物治疗的充分治疗率只有 0.5%。许多老人和家属对抑郁症存在误解,认为这只是 “矫情”,不是病,拒绝就医或不积极配合治疗。刘亮起初家人反对他上医院,后来虽不反对,却也从不主动陪同,二十年的治疗之路,他始终独自奔波。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尤其对于中重度患者来说必不可少。但抗抑郁药物存在副作用,且抑郁症如同感冒一样会反复发作,患者停药后的两年内,复发率高达 50%,实际临床实践中更是达到 70%~80%。这导致许多患者因副作用或对复发的恐惧而放弃治疗,吴群就因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加重,还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
三、背后的成因:孤独与隔阂的双重枷锁

老年抑郁的产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孤独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多数抑郁老人独居,缺乏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农村或四五线县市的空巢老人,由于知识水平与宣传科普受限,情绪和体征异常很难与抑郁症联系起来,更容易陷入孤独的深渊。
与子辈的隔阂也加剧了老年抑郁的状况。无论是农村老人还是城市老人,都面临着与子女距离上或心理上的疏远。王建国的孙子王宇在北京工作,回农村一趟很麻烦,而王宇的父亲与叔叔虽离爷爷家不远,却也鲜少探望。刘亮的儿子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忙碌得基本没空关心他。这种缺乏陪伴和交流的状态,让老人们的心灵得不到慰藉。
此外,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生活缺乏乐趣,也容易引发抑郁。王建国不愿意学用智能手机,每天只能呆坐着,生活失去了色彩。而衰老带来的身心变化,让老人们难以接受自己 “不再中用” 的状态,也加重了抑郁情绪。
四、点亮希望:关爱与行动的温暖力量
面对老年抑郁这一严峻问题,我们并非无计可施。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至关重要,王建国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治疗,情况有所好转,开始尝试做一些事情。比起 “指标性” 的陪伴,家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才是老人们最需要的。
社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街道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教老人使用手机,让老人们在与年轻人的接触中有了更多沟通的机会,70 岁的孙阿姨第一次用微信与家人视频通话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参与社会活动,也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何立通过遛弯、打牌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王建国在好转后帮亲人的餐馆扒大蒜、在家踩小车轮,这些都让他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
老年抑郁不应再被 “折叠”,每一位老人都值得被看见、被关爱。正如那句话所说,每个人都会老去,爱他们,就是爱将来的我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温暖和陪伴,为老年抑郁患者驱散心灵的阴霾,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
作者:奇亿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金融 IT 的双浪潮:腾讯云眼中的...07-29
- 被折叠的老年抑郁:不容忽视的心...07-29
- 《实习前置化:一场关于教育与成...07-29
- “星际之门”计划受阻:OpenAI...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