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蚊搏斗:当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
日期:2025-08-18 20:27:51 / 人气:6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今年7月8日,我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出现今年首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7月15日通报时累计确诊病例达478例,此后病例数量迅速增长,疫情逐渐向外扩张。截至8月10日,佛山市累计病例数已达8769例,香港、澳门、湖南等省级行政区亦有病例分布。
基孔肯雅热概述
疾病定义与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不具备人传人能力,而是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1952年,该病毒首次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被发现,名字源于坦桑尼亚南部基马孔德语,形容患者因关节痛而弯腰的样子。此后,病毒在非洲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零星引发疫情,2004年在肯尼亚拉穆群岛爆发,随后扩散至印度洋各岛国及欧洲、美洲等大洲,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记录到本土蚊媒传播病例,27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有传播能力的伊蚊媒介种群但未记录本土传播案例。
病毒特性与症状
该病毒在适宜蚊媒存在的环境中传播能力强,一旦引入未爆发疫情地区可能迅速扩散。感染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经过3 - 7天潜伏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的症状。未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体内增殖,2 - 10天后伊蚊具有传播能力,形成感染循环。关节痛是基孔肯雅热的重要特征,随运动加剧,多数患者关节痛及僵硬症状可在数日内恢复,但部分患者症状可能持续三个月甚至数年。此外,发热与皮疹也是常见症状。
伊蚊与蚊媒传染病
伊蚊传播的其他疾病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爆发前,人们更熟知伊蚊传播的登革热。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发,传播媒介也是伊蚊,主要症状同样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二者较难区分,需借助核酸检测鉴别。登革热原本在中国不常见,1978年在佛山市引发聚集性疫情,此后在多地常引发小规模流行,2014年广东省爆发大规模疫情后,发病率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多发于夏季、秋季,如今已成为常态化预防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关联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在传播上有相似之处。二者最初都是境外输入病例进入中国,随后通过蚊虫传播扩展到本土并引发区域性流行。登革热在中国早期传播从境外输入到本土流行再到各地区域性流行的过程,与基孔肯雅热此次的传播情况类似。
基孔肯雅热疫情爆发原因分析
传染源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本土流行多发于旅行和国际交流频繁的城市,境外输入病例为传染病扩散提供初期种子。基孔肯雅病毒在全球分布广泛,国际商贸与跨国旅行日渐频繁,携带病毒的伊蚊随跨境货物或往来人员进入本土的概率大大提高。今年多起输入病例报告证明了基孔肯雅热本土流行可能性上升。
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病毒最初由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传播,白纹伊蚊对其传播效率较低,这也是其最初被视为典型“热带病”的原因。但2007年研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出现位点突变,使其在白纹伊蚊体内的传播效率提升几十倍,导致传播范围显著扩大。如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共同蚊媒,两种传染病流行区域高度重合。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极端降水增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伊蚊繁殖提供理想环境。2024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10年全球每一年都是最热十年中的一年,过去几年全球61%的陆地出现过极端降水增多的情况。佛山市近期7月18日至8月4日的气温多维持在27 - 32摄氏度之间,湿度多处于60% - 80%的高湿度区间,与伊蚊的理想活跃及繁殖温湿度环境相符,病例逐日稳定新增。我国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的区域多为东南沿海省份,已有媒介伊蚊分布的地区向北溯及甘肃、辽宁等省份,且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媒介伊蚊的适生区将进一步向北、向西扩大,基孔肯雅热疾病风险区也有较大概率向北扩张。
易感人群
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本土此前也未发生过大规模流行,公民对基孔肯雅热普遍不具有免疫力。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人口流动频繁,区域性人口密度增加,部分环境卫生较差的地方容易成为蚊虫孳生的热点区域,导致基孔肯雅热传播更加迅速。公众对基孔肯雅热防控意识缺乏,许多人将其与普通感冒或流感混淆,导致早期症状被忽视或误诊,错失及时治疗机会,延长潜在传播时间。
疫情防控与未来趋势
防控措施与成效
为了加强居民防控意识,广东省疾控局宣传“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口号,推行“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行动。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行动、社区和单位开展“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行动,采取入门入户排查、投放绝育雄蚊、公共场所喷洒杀虫剂等措施。目前佛山全市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每日新增报告病例数从7月19日最高峰的674例降至8月8日的148例,防控手段取得阶段性成效。
未来趋势
疫情外溢风险仍然存在,湖南已有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在国内交通发达、国际交流频繁的现代,基孔肯雅热“归零”概率很小,但国家卫健委表示该病可防可控可治,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分析来看,未来基孔肯雅热极有可能像登革热一样逐步常态化。在全球化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疾病传播范围扩大,提升各国应对全球性传染病的能力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作者:奇亿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培育钻盛行的本质是奢侈品高仿化08-18
- 与蚊搏斗:当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08-18
- AI 产品定价指南:从模式转型到...08-18
- AI 越普及,打工人越忙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