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疯狂 30 天:7 月多晶硅涨超 70%,焦煤连续 2 天涨停
日期:2025-08-18 20:26:34 / 人气:30

7 月,国内期货市场迎来一波暴涨行情,按照结算价计算,多晶硅、焦煤、焦炭主力合约 7 月涨幅分别为 51.45%、28.31%、14.79%。
期间,焦煤连续拿下 2 个涨停板,有网友惊呼 “绝代双焦”(期货投资者对 “焦煤焦炭” 的俗称)再度雄起。若从最大涨幅看,多晶硅、焦煤、玻璃、集运指数(欧线)、焦炭、碳酸锂、工业硅、纯碱、氧化铝、硅铁等期货主力合约 7 月最大涨幅均超过 20%。
其中,多晶硅主力合约最大涨幅达 70.79%、焦煤最大涨幅达 58.67%。
7 月期货市场成交火热
整个 7 月,期货市场上多晶硅的表现最为亮眼,多晶硅 PS2508 合约从 7 月 3 日盘中最低 30030 元 / 吨,一路飙升至 55285 元 / 吨,最大涨幅达 70.79%,领先焦煤期货超 10 个点。随后,多晶硅 PS2508 合约转入宽幅震荡。不论是最大涨幅还是以结算价计算的整个 7 月涨幅,多晶硅都稳居榜首。
通常来说,期货价格大幅波动之时,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明显放量。7 月多晶硅、玻璃、纯碱期货成交量环比最为明显。具体来看,多晶硅期货 7 月成交量为 2547.05 万手,环比增长 484.69%;玻璃期货 7 月成交 8019.01 万手,同比增长 330.97%,环比增长 130.5%;纯碱期货 7 月成交量为 7720.28 万手,同比增长 113.67%,环比增长 135.91%。
8 月 5 日,中期协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市的 152 个期货期权品种,以单边计算,7 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 10.59 亿手,成交额为 71.3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8.89% 和 36.03%。1 月至 7 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 51.35 亿手,累计成交额为 411.0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3.11% 和 23.09%。7 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总持仓量较上月增长 3.98%。7 月末期货市场持仓量是历史第二高,仅次于今年 3 月末的持仓量。
从各家期货交易所的成交情况看,上期所 7 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13.23% 和 2.19%,上期能源 7 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13.7% 和下降 1.68%,郑商所 7 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58.46% 和 23.26%,大商所 7 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33.24% 和 33.18%,中金所 7 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35.11% 和 64.79%,广期所 7 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513.26% 和 597.73%。
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期货、白银期货、原油期货,郑商所的纯碱期货、玻璃期货、烧碱期货,大商所的焦煤期货、棕榈油期货、豆粕期货,广期所的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
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商品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期货、白银期货、热轧卷板期货,郑商所的玻璃期货、纯碱期货、PTA 期货,大商所的焦煤期货、豆粕期货、聚氯乙烯期货,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
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7 月期货大涨或与各行业反内卷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去产能息息相关。多晶硅、焦煤、焦炭的大涨都受益于此,在这些涨幅领先的期货大涨过程中,均是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的结果,并伴有各类的传闻。
在 “反内卷” 政策预期升温,市场期待供给侧 2.0 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多晶硅的行情已经启动,而 7 月中旬的市场传闻为多晶硅行情再添一把火。彼时,有消息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下称 “光伏协会”)要求硅片环节的最新报价不能低于成本,电池、组件均有最低售价要求,涨价氛围在产业链传导,这驱动了多晶硅期货进一步大涨。
时隔仅十余天,光伏协会就对前述消息进行了辟谣。7 月 29 日晚间,光伏协会紧急发文澄清:“近日,有部分自媒体发布了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特别是多晶硅方面工作的新闻,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然而,多晶硅没有大幅下跌,而是维持宽幅震荡。
方正中期首席新能源研究员魏朝明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7 月多晶硅大涨有对前期价格非理性下跌进行修复的因素,价格突破去年末高点后,参与者不排除有一定跟随性成分。
针对多晶硅后市展望,魏朝明认为 “短期价格处于平台盘整阶段,随着生产企业卖保积极性的提升,后期期现货价格或难以复制前期涨势,不排除有阶段性回调可能,建议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根据自身风险敞口谨慎管理相关价格风险。”
类似的行情也出现在双焦期货上,但双焦见底的时间略早于多晶硅。在经历近 4 年下跌之后,焦煤焦炭迎来了曙光。二季度焦炭第四轮降价落地,市场情绪好转,继续提降预期消散使得双焦迎来一波小涨。不过,在反内卷以及供给侧 2.0 出台预期的背景下,双焦开启了新一轮上涨。
据央广网报道,7 月中下旬,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通知提到,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价格持续下行,部分煤矿企业 “以量补价”,超公告产能组织生产,严重扰乱煤炭市场秩序。本次核查范围为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陕西、宁夏、新疆等 8 省 (区) 的生产煤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参照生产煤矿进行核查。
据央广网报道,具体核查内容包括:一是煤矿 2024 年全年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其中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以公告的建设规模为准,下同),2025 年 1—6 月单月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的 10%;二是企业集团公司在安排 2025 年计划时,是否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公告产能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三是煤矿在安排 2025 年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时,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情况。
海通期货黑色高级研究员魏亚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7 月份以来双焦市场大幅上涨的逻辑是,先由宏观预期带动期货价格上涨,期货的大幅上涨进而带动基本面改善。反内卷背景下,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焦煤受资金和情绪推动成为黑色系上涨幅度最大品种。7 月下旬煤炭超产检查消息发酵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投机需求上升,同时期现商持续进场拿货,锁住了部分现货库存,加上下游补库增加,焦煤阶段性供不应求,期现 “左脚踩右脚” 共振上行。
“从需求端来说,反内卷政策的利好以及下游钢厂的高利润对焦煤焦炭的价格有较强支撑,高利润导致钢厂自主性减产的概率较小,因此即使现阶段处于需求淡季,铁水产量也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魏亚如坦言,煤矿端高库存局面明显转变,在供给预期收紧,而铁水产量持续高位的背景下,焦煤价格在短期内有较强支撑,焦炭价格也因成本端的强势价格较难下跌,随着对政策情绪逐渐消退,交易逻辑回归基本面,双焦进入温和上涨。
交易所采取限仓措施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7 月期货市场波澜起伏般的行情对市场各方均产生了较大影响。除个人投资者、CTA 策略投资机构产生大幅盈亏之外,对商品产业链企业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迫使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套期保值。对于波动较大的品种,期货交易所也纷纷出台限仓措施。
早在 7 月中上旬,广期所已先后在 7 月 10 日、17 日、23 日出台风控措施,提高工业硅、多晶硅期货涨跌停板幅度及交易保证金,提高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相关期货合约开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缩窄工业硅、多晶硅相关合约交易限额等。
7 月下旬,大商所对焦煤出手,广期所对部分品种再度采取限仓措施。7 月 25 日,大商所对焦煤期货 JM2509 合约实施单日开仓量不超过 500 手的严格限制。广州期货交易所同日将碳酸锂期货 LC2509 合约单日开仓量限制在 3000 手以内。
随着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期货一路高歌猛进,7 月 30 日,广期所限仓措施进一步严格。广期所要求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工业硅期货 2509、多晶硅期货 2509、碳酸锂期货 2509 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 500 手,在三大品种 2510、2511、2512、2601 合约上单日开仓量均不得超过 2000 手。
一位在黑色产业链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的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为了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企业才进行商品衍生品交易,因此,大多以风险管理、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为主。虽然短期市场有波动,但只要保持仓位适当,整体风险仍然可控。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 月以来已有 22 家 A 股上市公司发布有关套期保值的公告,也有与多晶硅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根据时创能源发布的公告,为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期货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其中,商品套期保值业务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多晶硅、白银、铜等商品品种。
作者:奇亿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素人女孩发文追思于朦胧:斯人若...09-13
- 院线上新 |《营救飞虎》:跨越国...09-13
- 奈飞《猎魔女团》引爆虚拟偶像市...09-13
- 演员于朦胧坠楼身亡,众多人士深...09-13